二十届三中全会团学表彰大会采风实践活动
系部动态
系部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系部动态 >> 正文

预防夏季情感障碍

炎炎夏季,不少人往往会为一点儿小事大动肝火,其实就是你的心理“中暑”了,是的,你没听错,就是心理中暑,医学上称为"夏季情感障碍”。所谓“夏季情感障碍”就是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,日照超过12小时,湿度高于80%时,天气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将明显增加。这时,心理中暑以及身体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。


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发生与气温、出汗、饮食情况和睡眠时间有密切关系。夏季人体内的钙、镁、钾、钠等电解质代谢容易出现障碍, 影响大脑神经活动,从而产生情绪、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。

心理中暑的主要表现:

1、睡眠障碍:患者的睡眠由正常而变为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易醒、多梦、少眠或不眠感等。

2、情绪障碍:患者情绪发生改变,如情绪不稳、烦躁易怒、容易激动、敏感多疑、或言语增多、兴奋过度、爱管闲事、焦虑、忧郁、反应迟钝等。

3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:患者常感到头痛、头晕、无动、食欲不振、心慌、耳鸣、身体消瘦等。

对策

1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。

俗话说:心静自然凉。夏季燥热,当你在心烦意乱的时候,听听舒缓的轻音乐,静坐冥想几次,闭上眼睛想象静谧的森林、凉爽的冰雪等令人清凉的情境。



2、周周布置冷色调的装饰。

把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布置得清凉一些, 选择蓝、绿等冷色调的东西作为装饰物调节空间,同时衣服的选择也可以是冷色调为主,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,清凉色彩的搭配缓解情绪的异常。另外,宿舍里要收拾得整齐一些,自我控制心绪的调节,必要时可以外出旅游散心,都会对心理中暑起到缓解的作用。




3、合理安排时间、空间。

避免在最炎热时外出,不在封闭空间呆得过久,通过空调等降低室温,尽量增加休息时间,这对舒缓情绪有益。



4、补充盐分。

夏季出汗多,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盐分,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。水占人体内成分的70%以上,血液循环以及日常代谢排毒都需要水的参与,尤其在炎热的夏天,水的摄入还可以帮我们调节体温。定时补充水分,避免体内水分缺乏,也能预防不少疾病。



5、注意饮食。

多吃清火的食物、多喝清火饮料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等,适当喝点凉茶、冷饮,少喝酒,特别是烈酒,少吃刺激性的食物,避免滥服补药。尽量选择较清淡的食物,冰冷及辛辣食物要少吃,如冰激凌、烧烤、辣火锅等。吃太多冰冷刺激的食物会伤害到我们的胃,导致肚子疼、腹泻,会给生活和情绪带来很大影响。



夏季心理小贴士总结涵盖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,包括规律作息、合理规划、人际互动、寻求帮助、适度运动、保持觉察、健康饮食、家务劳动、坚持学习、自我调节等。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心健康,度过一个愉快且充实的夏天。

分享到:
0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4-06-05 22:00:16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新综合教务 |动态传媒 |学生创作
  • 版权所有: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影视传媒系
  • 地址:山东聊城市北外环路266号 邮编:252000
  • 电话:0635-8520360 8520361 8520362 8520363